1. 首页
  2. 阅读心情

别再为拖延症内疚了:拖延症其实也有好处

别再为拖延症内疚了:拖延症其实也有好处

别再为拖延症内疚了

文 / JOHN TIERNEY

在过去这5年,也或许更有可能是过去10年,我一直打算在元旦这天发表一篇专栏,为来年立一个大胆的志愿,专栏的题目该是《积极拖延症的力量》。

好吧,1月15日离元旦也不算太远,如果你仍没有抽时间来考虑这个新年的计划,就更加如此了。况且你大可不必为拖延症而感到内疚。对于你的这种情况,科学已经提供了辩词。

不同的研究者已经各自指出了积极拖延症这种现象,不过对于这种现象该如何来称呼,他们存在着分歧。斯坦福大学(Stanford)的哲学家约翰·佩利(John Perry)在去年出版了有关的著作,他比较偏爱“有条理的拖延症”这个术语。无可厚非,这不是一本宏篇巨著(共92页,开本还很小),但总算为他正了名:他确实是把它写完了——在他首次指出该理念仅仅17年以后。

佩利博士过去是那种自怨自艾的拖延症患者,直到1995年情况才有了变化,当时他突然恍然大悟:自己并不全然是个懒人。在他迟迟没有给学生批卷子的那会儿功夫,他并没有无所事事;他会削几支铅笔,在花园里侍弄花草,或者跟学生打乒乓球。他认识到:“拖延症患者甚少完全不做任何事情。”

这或许是个谦逊的认知,可它确实让他放下了负疚感,纠正了拖延症患者应当少立志、多行动的旧观念。在《拖延的艺术》(The Art of Procrastination)一书里,他阐述说,生产效率的关键就在于常立志——但在规划上要更加有条理。

在待办事项最首要的位置上,放两件令人望之却步的——如果不是不可能办到的——任务,这些事听起来要隐隐约约显得挺重要(但并非真的如此),看似有个最后期限(也非真的如此)。然后,在待办事项列表再往下,写上几项能做到、而且确实很关键的任务。

佩利博士在书中写道:“完成这些任务,就成为了不去做榜单前列的事情的理由。制订了这种有条理的任务清单结构,拖延症患者将成为有用之人。事实上,拖延症患者甚至能像我这样,获得‘能者多劳’的名声。”

佩利毫不吝惜地坦言,自己无非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,尤其是阿尔冈琴圆桌会(Algonquin Round Table,在20世纪20年代,纽约的演员、评论家、作家等组织的聚会)成员罗伯特·本奇利(Robert Benchley)。1930年,本奇利在书中描述说,在一篇稿子的截稿日期已经到来时,自己却仍在殚精竭虑地翻阅着科学期刊,甚至亲手造了一个书架。

他写道:“我之所以在完成工作时拥有惊人的能量与效率,秘诀说来很简单。它的心理学原理是这样的:任何人都能完成若干数量的工作,只要这工作不需要在眼下立刻动手去做。”

你也可以称此为“有成效的拖延症”,这个术语是由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(University of Calgary)的心理学家皮尔斯·斯蒂尔(Piers Steel)提出来的。在2011年出版的著作《拖延心理学2》(The Procrastination Equation,中译本已在2012年出版。——编注)中,他罗列了几十种应对拖延的战术,而“有成效的拖延”就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一种。

“我们大多数人是可以克服拖延症的,不过不可能完全攻克这个顽疾,”斯蒂尔博士告诉我说。他还跟我讲述说,他有一篇关于拖延症的学术论文花了10年才写成。“我个人最好的战术是将自己的每个计划跟另一个相对比,完成这一个计划时,就拖延另一个。”

斯蒂尔说,这个战术的基础是行为心理学的确凿的原理:“我们乐于去完成任何讨厌的任务,只是这能让我们躲避某些更糟糕的事情。”这个理论得归功于17世纪哲学家弗朗西斯·培根(Francis Bacon),培根的自制法则是“利用一种情感来击败另一种情感,使情绪互制互克,犹如以兽猎兽。”

斯蒂尔调查了遍及全球的2.4万多人,他说其中95%的受访者承认至少偶尔会犯拖延症的毛病。(你可以在Procrastinus.com上参加他的调查,进行自测。)其中有约25%的人有慢性拖延症,这个比例比20年代70年代时高了4倍。

他认为拖延症患者人数增长,是因为工作场所的性质发生了改变:工作的弹性越大,逃避不如意的任务的机会也就越多。员工现在普遍每天要四分之一的时间拖延,而学生花三分之一时间。男性,尤其是年轻男性,比女性更有可能成为慢性拖延症患者。

这些人中,有多少人真的从拖延中取得了成效?唉,这个数据可不理想,而且现在有很多研究自制的学者对积极拖延症产生了质疑。他们说,就算拖延产生了效果,你在有意或无意躲避要完成的任务而烦躁不安时,仍然在浪费精力。

就算罗伯特·本奇利也许真的造出了书架,但雷蒙德·钱德勒(Raymond Chandler)在很多专家们眼中,更胜任榜样的角色。钱德勒运用了与佩利博士同样的认知——拖延症患者甚少完全无所事事——发展出了一种策略,被佛罗里达州立大学(Florida State)的社会心理学家罗伊·F·鲍迈斯特(Roy F. Baumeister,他与我合著有一本关于意志力的书)称为“别无选择”(Nothing Alternative)策略。钱德勒强迫自己笔耕不辍撰写侦探小说,他每天安排专门的四个小时,并遵循以下两条准则:

a) 你不是非写不可。

b) 你不能做写作以外的事情。

钱德勒这样解释:“这跟在学校里遵守纪律是一回事。如果你勒令学生们规规矩矩,他们为了让自己不太无聊,总归要学点东西。”

连佩利博士也说,遵从这个给拖延症患者的经典建议往往有用:动手去做。他深知自己的战术有点棘手。

他在书中写道:“有条理的拖延症需要的是某种程度上的自我蒙蔽,因为人们实际上常常在自己拆东墙补西墙。你需要让自己感觉要完成的任务既重要又紧迫,这样才能认可并完成重要性言过其实、而截止日期又不切实际的任务。”

他指出,幸运的是,拖延症患者在自欺欺人这方面做得很出色,斯蒂尔也观察到了这种技能。他对我说:“有成效的拖延症有点像是放烟雾弹,这就跟故意把表调快五分钟一样。你知道自己做了这件事儿,但仍然假装没做。”

“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。我觉得它对那些为自己拖拖拉拉感到内疚,需要克服这个问题的人来说最有好处。假如你也是那种在大考前夜却在打扫宿舍的人,这应该是有用的。”

至少,现在你不会因为所有人都会碰到的问题而心烦意乱了。比起那种“今日事今日毕”的陈词滥调,这种战术听来更理智。如果按照“今日事今日毕”的逻辑你会发现自己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儿——而你应该知道的是,今天你总能做完某件事。

你不如遵从佩利博士改写的规则:第二天也许就会消失不见的任务,今天就别做了。(来源

标签: 拖延症

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,不代表若轩阁立场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,联系QQ/微信:453160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ruoxuan.net/22856.html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